茶油作为一种公认的绿色无污染的保健营养油脂,诸多好处不言而喻,深受消费者亲睐。近年来,由于地沟油事件、“转基因油”事件的大肆报道和渲染,人们对食用油的安全问题变得尤为关注。些消费者轻信网络的一些谣传,走入另一个极端——对“包装食品”的质量都不放心,好像没有亲眼看到食品的制作过程,就不能放心地把它吃进肚里。也间接导致了如今食用油消费市场的“返祖现象”,越是落后的工艺生产的“土榨茶油”特别受到消费者追捧,现场制作、边做边卖的榨油作坊式销售十分流行。可是到底哪种茶油更靠谱呢?我们用科学来说话。
“土榨茶油”看似安全可靠的制作过程,实则隐患重重
中央电视台《焦点访谈》节目第20150507期《“土榨油”靠谱吗?》节目已经为大家揭晓了答案:在一些榨油作坊,即使是亲眼看着流进瓶子里的清澈油脂,也是不健康、不安全的。 节目中,记者通过对广西梧州和广东肇庆两地得榨油作坊展开了全面的调查,发现这些榨油作坊不仅掺假现象严重,卫生状况也令人担忧。科学分析从榨油作坊取得的样品,发现是大部分的样品中黄曲霉素(致癌物,它的毒性是鹤顶红的68倍,是氰化钾的10倍,是苯并芘致癌性的1000倍)严重超标。记者对黄曲霉超标的原因进行分析阐述: 1、榨油作坊里的很多榨油设备自购入以来从未进行任何清洗消毒工序。 2、榨油原料保存时间过长导致变质,普通消费者无法用肉眼进行识别。
3、榨油作坊无产品检测环节,不具备黄曲霉素含量自检能力。
4、榨油作坊大多使用回收来的塑料瓶储存成品油,无法做到封闭,使成品油容易被污染。 5、作坊榨油机榨出的是“毛油”,毛油中含毒素和有害物质,存放时间久了易发生变质。 “毛油”不能直接食用 首先,从化学成分上分析,油脂都是由多种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的化合物,但未经过标准化工艺处理的“毛油”中还存在其他杂质,这些杂质主要包括:悬浮杂质(如泥沙、饼渣、草屑及其它固体杂质)、水分、胶溶性杂质(包括磷脂、蛋白质、糖类等)、油溶性杂质(包括游离脂肪酸、色素、甾醇、生育酚、烃类、蜡、醛、酮),还有微量金属及环境污染带来的多环芳烃、黄曲霉素等。这其中的某些杂质不仅影响油脂的安全储存,还会降低油脂的品质,危险人体健康。 1、杂质和水份的存在降低油脂透明度,有利于微生物活动,促进油脂的变质。 2、磷脂的存在会使油脂外观混浊、暗淡;在烹饪时会产生大量泡沫并生成黑色沉淀,影响食品的颜色和风味,同时磷脂还会促进油脂水解酸败。 3、游离脂肪酸含量的高低标志着油脂的酸败程度,影响油脂发烟点的高低。游离脂肪酸含量高,会导致烹调时产生大量“油烟”。 4、色素的存在会影响油脂的外观,有些色素(如棉酚)还有毒性。 5、蜡的存在会影响油脂的透明度,并在烹饪时产生呛人的气味。 6、重金属、残留农药及黄曲霉素等虽然含量极微,但对人体有毒害,有些还能致癌。 消费者如果想要迟到安全的“土榨茶油”,首先必须保证原料的安全,精选优质新鲜的油料,筛除掉其中霉变、黑斑等不合格的个头,同时制作过程也需要注意,不要使成品油受设备污染。即使这样制作出的“土榨茶油”仍不适于长期保存,不建议消费者长期使用。 油脂精炼有利于除去有害杂质,提高产品质量 即使选用最优质的原料,如果生产过程中对原料进行了不恰当的处理,也会使茶油中混入有害杂质,如烘干炒熟茶籽过程中若大量使用明火,致使一些烟雾渗透到油茶籽外壳上,会使油茶籽外壳中苯并芘的含量大大增加。因此“毛油”必须经过精炼才更利于人体健康。油脂精炼包括以下工艺流程:脱杂、脱胶、脱酸、脱水、脱色、脱臭、脱蜡等多道工艺,能够有效去除“毛油”中的各类有害杂质。油茶籽经过低温压榨和适度精炼,极大地保留了茶油中的活性成分且没有有害物质的产生,更不会有致癌物质的生成。 眼见也未必为实,消费者不仅仅依靠自己的眼睛,显然还无法实现有效监督,解决此类问题,归根到底,还得依靠强大的社会监督系统。因此消费者在选择精炼茶油时,还应注意选择有实力、信得过的专业生产厂家,这样生产出来的油才能放心吃进肚里。 |